但卢梭的自我意识有些极端,若有读者质疑他的善良,就会受其责难:
请你(读者)再找出一个六岁的孩子,他能被小说吸引……甚至感动得流出泪来,如果你能找出来,我就认错。我的品德不受怀疑,如果谁还相信我是坏人,他就理应是被掐死的坏人。[225]
在卢梭的语境里,“忏悔”的词义有了变化。Confession,卢梭强调“坦白”的含义,为读者塑造真诚的语境,一种现代叙事方式,这意味着“忏悔录”向现代“自传”的过渡。起初,他不确定怎么写,这一点暗示他对写作风格的革新是下意识的行为。关于“自传”(auto-bio-graphie),“自身—生活—书写”,即一个人写自己的一生,法国学者勒热讷(Lejeune)对之做了定义:“当某个人强调他的生活,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的作品称为自传。”[226]后来,他在《自传契约》里对之有所修订:“一个真实的人以自身生活为素材,用散文体写成的回顾性叙事,强调个性。”[227]两个定义的主体要素没有变化:语言是叙事性的散文体,涉及个人生活和个性历史,叙述者和人物要统一,回顾的视角。而“回忆录”是现代历史意识的衍生物,写作者从记忆中寻找他的历史地位,他是耳闻所见的陈述者,也是故往人与事的评判者,总之,他要在那个已经消失的空间里发现个体的意义,要重建公共记忆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