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结论与相关政策启示
经济下行阶段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性、充分性和稳定性更加复杂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化事实,因此,不必惊慌或过分渲染。但仅仅简单套用、机械移植他国经验模式治理之策也的确无法解决中国就业现实问题。主动加强劳动力市场治理理论探究,完善和创新基于中国情境化的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才是有效治理中国劳动力市场实践困境的关键所在。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科学。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不能简单拍脑袋,必须尊重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就业市场特点,任何违背或忽视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和就业市场特点的政策刺激与措施,最后都可能诱发更大的系统性风险或直接走向失败。本报告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不平衡、不充分、不稳定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构建了以区间调控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研究发现,加强中国特色的劳动力市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三管齐用,综合治理,是新时代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体系中,区间调控为政府宏观调控劳动力市场体系的中心,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则分别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宏观调控体系的三个极点,三者各有特点,功能不同,但它们之间是相互支撑、闭合相连、动态机动的,协同影响着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调控的绩效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因此,切忌单一施策,单独调控,而应多种调控手段并用,综合干预与治理,才能更好地激发整体效益和倍增效应。此外,考虑到时间维度,区间调控的上、下限(即“就好业”和“好就业”)的内涵与外延将会随着市场化改革的纵深推进而在时序上呈现泛化态势,所以,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指导下,加大研策、出策、施策、评策,及时丰富经济发展新阶段下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的理论思想、内容与体系,是新时代高质量治理劳动力市场、丰富全球劳动力市场治理理论,继而更好更多享受中国改革红利、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