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击☆
11月1日,此次攻势进入最后阶段。美国第一集团军终于攻破了德军的第三道防线,向北挺进到比藏希以西;随后,他们攻下此镇,帮助法国第四集团军顺利渡过埃纳河,继而穿越默兹河谷的空旷地区,前去料理剩余的抵抗力量。当月6日,美国炮兵连抵达色当南部的默兹河,开始向梅济耶尔开火;10日,美国第二集团军开始向蒙特梅迪挺进,并于次日上午11点停火之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次攻势中,德军伤亡10万人,其中有2.6万人被俘;而美军则表现出了相当可观的冲劲,但他们也因为缺乏作战经验而付出了11.7万人伤亡的代价。
从法国撤退的德军士兵抛弃了他们从1914年起就占为己有的阵地。
战时通信
几乎所有的将军都曾经为如何与前线将士有效地通信而苦恼过,而长久以来,虽然人们发明了若干种通信方式,却没有一种能够满足所有的作战情况。
各国指挥官们在当时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无法在战役打响之后即时掌握战场情况,更不要说及时发布新的指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各种军事对抗中,由于战场面积小,参与战斗的部队规模也很有限,所以司令官们大可以自己在战场上走一走、看一看,根据所见所闻随心所欲地制定作战计划。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波及欧、亚、非三大洲,参战部队动辄以十万计,想要在闲庭信步之中就指点江山怕是不大可能了。所以,指挥官们只好把指令细化到每一个方面,制定出一个详细的时间表,让每一个作战单位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但问题还是存在的,毕竟战事不会按照任何人的计划不偏不倚地进行下去。所以,通信的困难依然制约着将军们对战场动态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