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建筑物的选材上体现出材质本身的美感,应已融汇于全世界建筑师们的职业性思维中,但可惜至今仍有一些建筑师在这方面的思考或甚浅薄,或竟还暂付阙如,结果使得一些建筑白白地使用着造价高昂的材质,却很少体现出美感。像北京前些时候建成启用的新东安市场,其北侧正门使用了大量黑色与红色的大理石材料,本应体现出“红与黑——永恒的主题”这一人类广有共识的审美意蕴,却由于未能细致地厘定并严择石材的色泽质感,加之对彼地光照规律的完全忽视,结果令人无论早晚望去都暗淡沉闷,全然不能给人一种华贵喜悦的美感。愿这类失误,在大兴土木的我国,尤其是在重大的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减少!由此也就想到,无论如何,像贝聿铭这样的国际建筑大师们在体现建筑材质美感上的成功范例,实在值得仔细揣摩,认真借鉴!
§觅得桃源好寄情
北京有个门头沟区,传统上以挖煤为其支柱产业,现在煤快挖光了,所以格外重视“无烟工业”——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其中不少名胜古迹,这些年来也确实声播海内外,如百花山、灵山、妙峰山、潭柘寺、戒台寺等等。这两年来,门头沟却有一处前所未闻的地方,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观光者,那是个深掩在丛山里的小小村落,名字叫爨底下。爨字很难写,细看却很有味道,有如一幅图画,它的字意,是烧火煮饭。你看它上头是个大屋顶,下面有树林子,然后是个大篷了,最下边是火,很有人间烟火气,散发出一股祖籍故居特有的馨香。不做动词用时,爨字就当灶讲。有人嫌爨字太难认也太难写,把爨底下改成了川底下,我以为不合适,爨读cuan,去声,川读chuan,平声,音既不同,意更轩轾。本来,这村子是韩姓聚族而居之地,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后来穿越清代,乃至经过20世纪以来的漫长岁月,居然大体不被外界各种力量“搞乱”,从村落外观到村民间的人际关系,淳朴如昔,众人在一个大灶下生息歌哭的生态,以爨底下来命名实存是恰如其分。说成川底下就没道理了,这村子上下都没有河川,有时山洪爆发,为避山洪村子不断上移,非用川字命名,也只能称之为川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