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陈旧古板生硬没劲…想想十七年电影里得充斥了多少这种“垃圾”(这在当时还属于好片子的范畴),从剧本到摄影到表演和当时的世界水平比不知道“老套”到了何种程度(虽然政治因素摆在那这么说好像有点不太公平,但一想到十年前都能拍出小城之春、太太万岁就又叹又气)浓浓的脸谱化时代感,尤其国共的那种强烈对比. 国民党反派永远是下三滥、愚蠢、易死的,而我党特务光荣牺牲的时候都要面朝太阳,表情凛然地坚毅赴死半分钟,实在太能抢戏了…要数全片最有戏的当属阿兰,身为反派阵营却不可自拔地爱上男主,这种最能出彩的灰色人物最后居然被安排了这么草率地领便当…唉,小资产阶级国民党反派管你是不是女主角反正必须死就对了. 不过本片在当时应该还是挺让观众开眼界的,毕竟展(批)现(判)了资产阶级在广西山沟沟里喝香槟跳伦巴的腐朽生活看睡了两次,原著小说作者自己拍的电影处女作. 其实这个文本还有点意思,就讲一个傻逼老警察,办案手法只会依靠媒体造势替自己查案,职业生涯曾造过著名冤假错案,一小镇文学教授盯上了这个老傻逼,自导自演女孩失踪案,然后等着被老傻逼“冤枉”来索取国家赔偿(其实这种主动求冤枉然后索要赔偿的案子很多,但很少有人自己犯案,一般都是去顶罪). 应该说剧情铺垫上充分展示了老警察是多蠢,它催眠的主要原因就是这点上不加节制,其次这片废戏也过多(老警察看个录像带也要展示拿录像带进办公室打开录像机的全过程,编导脑子有病吗),最后还揭示一下让雷诺的心理医生是连环案真凶,拜托,连环案真凶这事也没铺垫啊谁会关心?直愣愣的扔出来这个包袱是想吓死谁?全片处理的压抑、沉闷,但是装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