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光明日报》的一名长期的作者,我很感谢它。但我有幸也曾经兼任《光明日报·哲学》专刊的编辑,而且长达12年之久,其中8年,每周固定两天专操此业,应该说算得上是《光明日报》的园子以内的人了。我作为一名编辑,深深地体会到办报纸和当教师一样,也是一项培育人才的光荣事业。《哲学》专刊是一个以雅俗共赏为特点的刊物。“文化大革命”前,全国能登哲学文章的报刊一直寥若晨星,专刊不能按一般报纸副刊的要求专登通俗文章和短文,而是长短兼有,不排斥一些引经据典的长篇大论和学术性较强的研究论文,这对于推进我国哲学研究、发展学术事业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现在的不少哲学专家,他们的研究工作最初是从《哲学》专刊这块园地上起步的,他们的科研能力最初是在《哲学》专刊上受到锻炼的,他们的第一篇名作也是在《哲学》专刊上问世的。《哲学》专刊的确起到了培养一批哲学专家的作用。我想,现在六十多岁到八十多岁的不少名家应该都是很好的见证人。近几年来,有时不免要和当年在一起编辑过专刊的同事闲聊起这件事,大家总是为当时的《光明日报》创办专刊之举同声赞叹,当然也以自己参与过编辑工作为荣。现在学有所成的专家有的在见面时提道:“当年我的第一篇论文是在《哲学》专刊上发表的,应该感谢你。”每当听到这类话时,我心中总有说不出的愧喜交集之感,喜的是专刊的确培养了一批人才,愧的是我那时也是一个正在接受培养的青年,编者和作者不过是在同一块园地上耕耘和受锻炼的园丁。
相关影视:韩国电视剧牛奶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