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文学作品,如果不具备历史感,那它又成了什么呢?
连唐三彩,那些豪放健壮的骏马,也无不反映了唐代的历史精神:自信、豁达、无羁的开拓与追求。今人如把它仅仅当做艺术品,那它就没了历史价值了。
文学作品竟连唐三彩都不如了么?
我接触一些著名的学者、当代文学的评论家,他们常常慨叹,如今,即便是“第一流”的当代作家,在其作品中都缺乏独到的哲学思考,不管这种思考是对是错、是正是偏,遗憾的是都没有,有的似乎有一点,可细细寻究,却是在故弄玄虚,到头来空空如也。缺乏哲理,是当代作家的致命伤,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了。没有哲理,作品的历史感便失去其凝重及升华,奢谈走向世界,重新树起一个文化的奇峰,就只能让人觉得浅薄与无知了。当然,作品的哲理及历史感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融会在作品的内核之中,是让人悟出及感受出的。作为一位作家,我是痛感这方面的贫乏。
毫无疑义,十年动乱之后,文学的反思,毕竟只是属于感性的批判,由浓郁的政治色彩进人到了文化的反思,这是登上了一个层次,政治本身就是文化(广义的文化)的一种表现,所以,这只是由局部至整体,还只是个平面上的扩展,还不是纵向及立体的。而这种扩展,分明又带来了一种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的倾向,所谓的纯粹的审美本身就是割裂历史、否定历史的一种逃遁,这已是一种悖论了。也就是说,文化的反思导向的有两个可能,这是一种。另一种则应是对历史的反思,或说审己的反思,只有这种反思,才是升华、是前进,而不是前一种的沉没及逃遁。这同样也是一种审美,其审美价值恰巧是在包含功利内容之上的超越,而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