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对外贸易引致就业水平的持续提高和促进社会福利的稳步增长。对外贸易发展的目标绝不仅仅是对外贸易发展本身。对外贸易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其可持续发展效果的评估离不开对对外贸易引致经济其他层面的显著进步的衡量。就社会大众利益而言,最为关注和最直接的利益来源则是贸易引致的就业水平提高和就业者收入水平的增长。当然,衡量对外贸易引致就业和促进社会福利能力的途径有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将对外贸易对就业水平提高和工资收入增长的边际影响纳入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主要目标,这也是构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指标的核心思路。
总之,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将一个概念和发展战略转化成政府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必然需要建立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其发展程度。如何对其进行准确测量是其发展的基本前提,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贸易评价体系是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全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1.3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成果和设计尝试。在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外的讨论侧重于生态环境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对外贸易的生态效益的计量。相关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通过引入环境要素来扩展2×2×2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在定量分析环境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间开展自由贸易给各自带来的环境影响,如Murrell和Ryterman(1991);利用投入产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来计算污染物排放成本的节约,从而测算经济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Walter(1975)、Robinson(1988);借鉴“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或局部均衡模型直接分析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出口带来的环境影响,如Burniaux(1992);借鉴环境贸易效应模型,发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形关系,如Grossman和Krueger(1993);绘制贸易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 Curve)来分析开展对外贸易与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如Lucas、Wheeler和Hettige(1992);利用时间序列对污染型产业是否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做出判断,如Sorsa(1994)、Low和Yeats(1992);对相对低收入水平国家是否具有污染性商品的比较优势的研究,如Copeland和Taylor(1994),Beghin、Roland-Holst和Van der Mensbrugghe(1997);对贸易开发与环境损害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一些与大家的直觉相反的结论,如Tobey(1990)、Grossman和Krueger(1993);对贸易自由化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相关性研究,如Antweiler、Copeland和Taylor(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