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之因参与更化时间最长,对加强边防、整顿财政、荐引贤能贡献颇多而史称“历练老成”。后来的李宗勉与史嵩之在嘉熙三年并任左右相,李宗勉因任相仅仅两年就死在了任上,史称“守法度”,有“公清之相”的美誉。史嵩之其人,不是贤相,却是能臣,他第二次经理京湖防务时,荐士三十二人,董槐、吴潜后来都称贤相。史嵩之任相以后,京湖用孟珙,川蜀用余玠,在其后抗御蒙古南侵中都功绩卓著,可谓识人。但史嵩之因是史弥远之侄,后人对他也没有好感。他与乔行简、李宗勉先后并相,略有史弥远专断的余风,舆论大哗,不断有人上书以儒家伦理抨击他,太学生、武学生与临安的府学生也轮番上书。赵昀便让史嵩之守丧,除服以后,也没有再起用他。
淳祐七年(1247年),边疆战事紧急,赵昀再次启用郑清之为宰相,但是因郑清之并无贡献,且他的儿子卖官鬻爵,令其政声大坏。1251年淳祐十一年,郑清之去世,由谢方叔与吴潜并相,吴潜也称“贤相”,但在位仅一年;谢方叔直到宝祐三年(1255年)才罢相,赵昀之政已由更化图治的前期转入嗜欲怠政的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