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东汉末年所进行的政治、法律方面的种种改革,法律史上称为“名法之治”。名,就是名分。不过这个名分,不是礼仪方面的小名小分,而是制度的大名。名法之治,第一步就是要正名,也就是确立一个合理的衡量准则。具体到法律方面,就是立法。立法不正,后面的一切都免谈。立法正了,才能够走到第二步:综核名实。就是拿已经确立好的“名”衡量实际情况,看实是否符合名。具体到法律方面,就是要把一切行政活动都纳入法制的轨道中。
名法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
第一,从思想来看,把儒家重新拉回了正轨。
东汉以前的儒家,关注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否合理,立国之本是否正当,是一种大德行。而东汉的儒家,更关注个体的小德,看一个具体的人道德品质是否过关。这种做法发展到极致,就会产生大量的伪君子。而曹操的名法之治,将政治和法律重新纳入了儒家的视野,把法制的精神重新注入了儒家的血液,把儒家拉回了正轨。
第二,从政治来看,重新构建了合理高效的政权机制。
东汉中后期以来,整个政权一直在宦官和外戚之间来回倒手。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同归于尽,行政也就失灵了。曹操的名法之治,以军事实力为保障,重新构建起了一个高效运作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