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改变片面追求GDP,改变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的产业。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使我国不再成为世界的“加工车间”,促进产业升级,努力占据国际分工中的高端产业链。
专栏9-3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突飞猛进,令全球其他国家望尘莫及。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1986年,日本的黄金储备位居世界第二;1987年,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首位;1988年,日本的人均收入超过美国。日本经济之所以如此高速增长与其制定的外向型的产业策略紧密相关,它先后经历了“重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这一链条。而今日本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其大公司的足迹也遍布全球各地,其经济发展在全球格局中占据着强势地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日本大力促进教育发展,改善民生。1950年,日本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9%。反思中国,在产业策略方面,“市场换技术”最终成了“牺牲了市场却换不来技术”的结果,至今在生产制造方面仍处于全球制造链的下游环节,虽有“世界工厂”之名,产品的附加值却低得可怜,综合竞争力和日本根本无法相比。教育方面,中国义务教育普及率直到2008年才达到日本1950年的水平。当下,我国要实现民生梦,更当清醒认识与世界的差距,采取可行的措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唯有如此,才能为民生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