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纯从法律意义上讲,王恢可能罪不至死;但基于上述理由,当我们从政治的角度考量,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身为背锅侠和反面教材的王恢,不能不死。
值得一提的是,马邑之谋的另一策划者聂壹,在行动失败后去了哪里、命运如何,《史记》《汉书》都没有记载。翻检史料,这个答案竟然意外出现在了陈寿的《三国志》中:“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三国志·张辽传》)
三国时代的曹魏名将张辽,居然就是聂壹的后人。从陈寿的记载可知,很可能正是在马邑之谋失败后,聂壹担心遭到匈奴人的报复,只好改名换姓,从此隐匿于江湖。
外戚之争:田蚡与窦婴
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大汉朝廷爆发了一场高层内斗。
争斗的双方,分别是新旧外戚的代表人物,一个是文景时代的外戚首领——魏其侯窦婴;另一个,就是武帝即位以来最风光的新外戚——武安侯田蚡。
在文景时代,窦婴的官运虽然并不顺畅,也曾屡起屡仆,但他毕竟是窦太后的侄子,是窦氏势力的代表人物,所以就算不时被贬,也能很快重返权力舞台。然而,随着窦太后的去世和新生代外戚田蚡的上位,以窦婴为首的前朝外戚就彻底靠边站了。
过去窦婴显赫的时候,朝野上下想要巴结他的人不可胜数,他的府上总是宾客如云、高朋满座;而今窦婴彻底失势,那些趋炎附势之徒便纷纷远离,转投田蚡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