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即指的《朴次茅斯和约》,1905年7月5日在美国朴次茅斯签订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为: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俄国在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给日本。它实际上是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和约,1945年被废除。
78)奥地利大公:即斐迪南大公。“大公”:奥地利皇太子的专称,刺杀他的凶手,是一个赛尔维亚人。
79)杜马:沙皇俄国的国家代议机构,其存在期间先后共召开过四次。它是沙俄主要统治机构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前解散。
80)语出《书经》或译作《儒经中的历史典籍》。
后 记
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文明、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这条道路在辜鸿铭看来当然是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当今世界,虽没有由于战争而来的文明危机,但是,携现代性而来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文明之间的冲突日益凸现,文化危机和文化认同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那么,我们中国文明自身是否有能力在文化危机和文化认同的问题中站稳脚跟,甚至进一步地为陷入危机的世界各文明启示某条的道路呢?也许通过阅读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能有所启示。这一启示不是说能从书中直接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重新思考一些问题。书稿的翻译,参考了已有的中文译本,在此向译者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以及译者的水平有限,肯定存在着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